——記區政協委員魏星
二百年前的5月12日,一個叫弗羅倫斯·南丁格爾的小女孩在意大利佛羅倫薩出生。長大以后這個小女孩在德國學習護理,曾前往倫敦醫院工作。33歲的她,成為倫敦慈善醫院的護士長。克里米亞戰爭時,她和38位護士到克里米亞野戰醫院工作,成為該院的護士長,被稱為克里米亞的“提燈天使”。南丁格爾也成為白衣天使的代名詞,5.12這一天被設立為“國際護士節”,這就是南丁格爾精神。
魏星所領導的北京南丁格爾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注冊在門頭溝區一家集醫用紡織品研發、設計、制造、銷售于一體的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公司曾引進CAD服裝設計系統,成立了醫用紡織品研究所,并取得多項國家專利。曾與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簽署協議資助成立中國南丁格爾志愿護理服務總隊,搭建全國醫療護理志愿者平臺,促進公共衛生知識的傳播,為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做貢獻。目前中國南丁格爾志愿護理服務總隊已經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成立志愿服務分隊近500支,志愿者人數超過30萬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魏星秉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社會責任,義不容辭地站在醫療物資保障第一線。從初一開始進行原材料準備及組織在京員工,初三開始投入相關產品的生產,不僅生產線員工參與到一線生產,后勤人員及公司高管也都被派到生產第一線。疫情防控期間,向各大醫院提供了防護服、手術衣、刷手衣等各類醫用服裝總計兩萬多件,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緩解了醫院由于一次性物資短缺以及春節期間物資緊張造成的困擾。
扛起這份責任
魏星,一個80后女孩,北京美國英語語言學院商務外交專業畢業的她,來到北京南丁格爾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后從一名普通的銷售員做起,到人事專員,到后來她成為營銷經理助理。一步步的成長經歷,使她懂得只有不斷豐富和武裝自己的知識積累和儲備,才能使自己走得更遠、飛得更高。工作期間,她又考取北京師范大學進行心理學專業深造,她在努力豐滿自己的羽翅。她知道,更多的企業擔當和社會責任,還需要她有更大的胸懷去敞開面對。2013年,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在公司的優秀表現,晉升為公司營銷中心總經理、公司副總。2020年,對魏星來說,是一個特殊的年份,這一年新年伊始,她開始擔任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也就是說公司的這桿大旗已經重任落在她的肩上,壓力與責任無形中讓她感到肩上重了許多。她正在籌劃新的一年如何履職和施展宏圖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阻擊戰打響了。她沒有猶豫和躊躇的時間,義不容辭地吹響新年第一聲沖鋒號,全公司上下齊動員、齊上陣,舉起南丁格爾這面“博愛、責任、奉獻”的大旗,克服重重困難,奉獻一片赤心和責任擔當。
作為區政協醫療衛生界別的委員,魏星心系政協,心中裝著委員情結,在疫情防控口罩緊缺的情況下,她主動為界別同志們捐獻了600個一次性醫用口罩,鼓勵委員們不忘初心,立足本崗,在疫情中奉獻委員們的“硬核”力量。
博愛 責任 奉獻
這次疫情爆發的時間是傳統的春節期間,這個特殊時間面臨的是全國性的休假停產,魏星所面臨的是只能緊急組織在北京的所有員工上線參加生產。從正月初三(1月27日)到正月二十九(2月23日),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她們公司共趕制防護服2050件,這個數字的背后,實際真正屬于機工崗位的只有2名員工,其他的人員全部是各個崗位臨時抽調組成的一條流水線。
由于疫情期間物流全部停運,外地車輛無法進京,導致所有加工廠的訂單全部需要魏星公司的車輛送貨和取貨。司機師傅們隔一天就需要去一趟唐海、盧龍、河北懷來等地取貨、送貨,往返路程700多公里。常常是早晨5點多鐘出車,要到晚上10點多回京,其中有兩次趕上雪天高速封路,凌晨3點多才趕回北京。
像這樣的事情,在這次疫情中幾乎經常發生,魏星帶領員工們發揚南丁格爾“博愛、責任、奉獻”的企業精神,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不計個人得失,一切都為疫情防控去付出和奉獻。這期間所發生的每一件事,都讓魏星這位新走上公司領導崗位的她,一生難忘。也是這些難忘的事情,一直激勵和鞭策她,在今后的本職工作崗位上,作為一名政協委員,銘記自己身上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讓南丁格爾精神永遠在自己心靈深處生根、開花、結出豐碩的果實。
這就是一個80后女孩,心存那份責任和那束南丁格爾的精神燈火。